齐鲁网·闪电新闻6月30日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,山东大力支持济南、青岛两个都市圈建设。其中,济南都市圈由6个市、25个县市区组成,覆盖面积2.23万平方公里。近年来,在系列政策、改革的支持下,德州禹城一个偏远的小镇,逐步融入济南都市圈,建起了省级示范产业园,一起来看记者的调研。
山东鑫乐包装公司是禹城莒镇的一家食品包装企业,他们的瓶盖等产品出口至40多个国家和地区,今年企业又在上新设备,扩大规模。
“每年都有上百万的投资,每年都有设备更新,因为我们觉着有未来,我们觉得未来很可期。”山东鑫乐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士鑫介绍说。
从济南落户到这里的鑫乐包装,过去每隔七八个月就要搬一次家。现在马士鑫之所以觉得未来可期,是因为有了自己的厂房。而他的厂房所在地原本是一片荒地。
“之前我们的土地要么荒废要么种植作物,每年的产出也就是3000元左右,企业入驻以后,每亩仅税收方面就能达到一万元左右。每家企业按照平均10个人就业的话,仅一家企业就可以带动群众增收30万元。”禹城市莒镇党委委员邵志辉告诉记者。
莒镇和济南直线距离仅40多公里,过去由于交通不够便利,小乡镇一直没能沾到省会城市的光。
“当时有很多企业,特别是济南周边的企业,受城镇化影响,正好有一个往外扩大往外发展的一个需求,我们也希望能够建立一个乡镇产业园。”禹城市莒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许红艳表示。
扩大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,山东规划打造“济南都市圈”,以济南为中心,加快构建一小时通勤圈,禹城被纳入其中。随着济聊高速和济南绕城高速二环线相继开通,通达莒镇的高速出入口增加到4个。这让主营食品加工的山东瑞食荟很心动:他们下午生产的食品,坐着冷链物流车40分钟到济南,当晚就能端上各大连锁酒店的餐桌。
“我们都对比过,单说土地,我们这边的成本要比其他的低,用工成本的话,人均单价的话要低40块钱到50块钱左右。”山东瑞食荟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胜楠告诉记者。
实打实的效益,吸引着更多企业,但想要在镇上落地,土地是最大的制约瓶颈。
“咱们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一般都在各个村里,比较小而散,难以形成规模效应,第二如果进行租赁,企业不敢投入,不舍得投入。”禹城市莒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许红艳表示。
推动“农地入市”,激发乡村活力,禹城成为了全国33个试点县市之一,他们突破《土地管理法》限制,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,并摸排出1.2万亩存量建设用地。但由谁来入市?怎么入市?改革尚无先例。
“根据土地权属,最终确定了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委会作为主体来实施入市。这意味着农民集体在入市过程中可以对土地进行充分地处置、使用和收益,同时对是否入市、入市价格还有土地用途起一个决定作用。”禹城市自然资源局综合研究室主任李全一介绍说。
借助这个机会,莒镇开始规划产业园,当地自然资源局帮忙整合出777亩土地,其中,完整地块直接就地入市,而零碎分散地块则通过复垦,形成指标后1:1置换到规划的产业园,统一集中入市。
沉睡的土地被唤醒,102栋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。园区打包代办各项手续,让企业搬迁“空档期”从半年压缩到1个月。鑫乐包装购买了厂房,首批入驻,从此放开了拳脚搞投资、搞研发。
“这是一个完全新的产品,主要是沙拉酱和番茄酱的盖子,每年都有好几个产品要出来,每年有个10-20%的利润增长是正常的。”山东鑫乐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士鑫告诉记者。
现在这个产业园区已经吸引101家企业落地,其中有3家已成长为规上企业,逐步形成冷链食品加工、通用机械设备制造等产业集群,税收总额1200万元,吸纳就业2000多人,带动村民年增收4800多万元。
“提高了土地利用率,并且它打破了城乡资源流动的壁垒,吸引了更多的企业、人才、技术进入农村,带动农民家门口就业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。”禹城市莒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许红艳表示。
高水平建设济南都市圈,根据规划,山东将聚焦交通、产业、教育、城市建设和区域合作等领域,推动济南、淄博、泰安、聊城、德州、滨州等城市的协同融合发展,到2030年,济南都市圈经济总量将突破3万亿元。
上一篇:年初必读!2025 年如何在交易中逆袭?这篇文章给你答案
下一篇:没有了